第5章 李銅上位

宋-蘇宮,早朝剔成君問:“沙將軍是何狀況?”

差使答:“麵黃氣虛,口齒不清,臥床不起……”大司馬桓隰道:“沙將軍臨行時,臣曾送彆,將軍依然康健,何故突遭此變?”

剔成君沉吟,問:“你可曾細看?

郎中如何之言?”

差使答:“小人不敬,室內無人時,曾偷掀將軍之蓋,褥被皆有矢狀!

沙夫人說,己請多個郎中,皆言無策……”剔成君沉默著,心中暗道:哏屁!

戴偃一旁聽著,心內小嘀咕:有戲!

目夷殿外候著,心裡很是滿意:周密!

樂罕階下站著,暗暗比出大拇指:影帝!

群臣愕然,麵麵相覷,各自盤算著:誰替?

接下來,一切都按著目夷、樂罕的劇本進行。

當目夷憑三寸不爛之舌,把李銅誇得跟花似的,戴偃心中暗道:校長,太給力了!

群臣心中疑惑,都憋著一股疑問,這人誰啊?

在咱們宋國,竟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我咋不知道?

剔成君也是如此,幾次想張口問,但忍住了,再等等看,大家怎麼說。

戴偃接著又是一波瘋狂輸出,大意兩點:第一:祭酒大人才學淵博,慧眼獨具,他看中的人絕對不會錯。

第二,李銅與他同窗,他也知道此人確有大才,在同學圈裡,是口碑聲望俱佳的人物。

戴偃的小算盤是,即便李銅把仗打的稀碎,君兄要怪罪的話,這也是目夷舉薦的,自己頂多算附議,我尊重權威咋不對了?

接下來,樂罕繼續助攻,言稱:此人早有耳聞,難得之青年才俊!

最後,差使再補刀說,跟沙將軍聊到誰可替他時,沙將軍說,他久聞宋國有個叫李銅的年輕人,熟讀兵法,天賦過人……群臣心裡嘀咕:宋國埋冇的這個人才,學界的學宮祭酒大人知道,國戚的君弟戴偃知道,政界的樂太宰知道,軍界的沙樾也知道……人家都知道!

我還有臉問,這人是誰?

我咋不知道?

對,我也知道。

於是,紛紛附議,李銅之才,臣亦有耳聞!

剔成君懵逼了,全國人民都知道?

我竟然不知,我是瞎還是聾?

其實,我也知道!

對,現在知道的怎麼了?

我現在知道的誰知道呢?

剔成君拍板,定了!

商人之子,一個叫李銅的年輕人,被國君授了“征南大將軍”。

這訊息一下子在宋國上下炸了鍋!

多少年來,宋國朝堂一首由貴族世家把持的局麵被打破,普通平民也有攤位入駐的可能。

一時間,國民奔走相告,太勵誌了!

民眾輿論普遍形成兩點認識:第一:這是一個新時代,再不像春秋時期那樣,無論什麼身份,隻要有才華,終會出人頭地。

是金子總會發光嘛!

第二,彭都學宮,果然是宋國最牛逼的大學。

名校名師出高徒嘛,隻有在這樣的大學,纔有出頂尖人才的可能。

反之,如果考不進,也就說明根本不能算啥人才。

當然,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說李銅也不見得比你我強。

不過是:能力大不過平台的重要,才華需得有貴人的捧扶。

諸如此類的酸話,但大眾覺得,這些人不過是紅眼病罷了,懶得理會。

彭都學宮每三年麵向社會招生一次,雖然很難,但畢竟給了普通平民,一個進入官辦高等學府的可能,一個實現階級跨越的夢想。

彭都學宮出來的,優秀者能入朝堂,位列公卿;中者可在各地方郡縣衙門任職;最不濟的,也能在鄉裡基層單位混個小吏。

即是隻要能入學,就能保入體製,捧上官家飯碗。

官方為重視、吸引人才,學子不僅入學免費,每年還有補助五十石糧,全家免徭役、兵役。

如此優厚的待遇,令宋國幾乎所有學子心馳神往。

但凡有誰家子弟錄取,可謂:門庭光耀,鄉鄰豔羨。

因為待遇豐厚,入學條件自然嚴苛。

普通學子需通過縣考,拿到縣司衙門的“薦函”,再參加郡考,取得郡司衙門的“覆函”。

兩階段、多場次的考試通過,纔有資格進入學宮。

今年,正是彭都學宮的招生入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