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待選浮現

李銅名義上為李洵之子,實為樂罕私生子。

樂罕與李洵少年至交。

後來一個入仕,一個經商,走了不同的道,接觸變少。

在樂罕仕途得意,李洵財運亨通後,為避彆人“官商勾結”的非議,明麵二人不再交集,實則暗通款曲。

李銅母原為樂罕府上的鄭姓歌姬,色藝雙絕。

在剔成君奪位後,去樂府慰問,瞬間被她迷倒。

此時,她己為樂罕誕下一子,即是李銅。

既然領導看上了,樂罕自然雙手奉上。

之後,鄭歌姬入宮成了鄭妃,這個兒子存在的就太尷尬了。

樂罕思來想去,冇法承認身份,正好李洵無子,乾脆他就成了李洵的兒子。

李洵拿著官方特批的鹽鐵專營權,可謂日進鬥金,潑天富貴。

李洵原本想給兒子起名叫李鹽、李軼的,彰顯其行業地位,但樂罕說,彆、彆、彆這樣,太招搖,好吧,叫李銅!

表達了李洵爸爸更高的追求和規劃藍圖。

李銅的親爹媽,一個是太宰大人,一個國君寵妃,養父一家對李銅非常溺愛,他也不敢不溺愛。

結果,就培養出一個不學無術,隻會花天酒地的紈絝子弟。

但是,誰敢說人家不優秀呢?

畢竟,人家的學曆,那是硬邦邦的!

——彭都學宮在校大學生。

彭都學宮的來曆,源於稷下學宮。

位於齊都臨淄的稷下學宮,始建於齊桓公時期,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所由官方創辦的高等學府,其功能兼具執政者的智囊團、議政院、研究所、人才庫…。

由於官方的重視與扶持,給予學宮高度的獨立與自由,引來天下才子學者雲集,幾乎容納了“諸子百家”中所有學派。

各派思想學術間交流辯論,激烈碰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聖賢大師不可數計,各派思想借鑒交融,成就了中華文化之根。

其鼎盛時期,學子超千,入士大夫者,多達數十。

自古以來,國人最不缺的就是“山寨精神”,齊國稷下學宮的輝煌成功,使得各國紛紛仿效,譬如:宋國的彭都學宮。

但因各方條件製約,其規模與影響力,遠不如稷下學宮,若隻論宋國境內,堪稱頂配級師資力量,絕對的超一流,No. 1。

牛逼的大學誰不想上?

牛逼的大學誰都能上嘛?

所以,這座“大學”學生,多為宋國貴族子弟及社會名流。

如:剔成君幼弟—戴偃,富商李洵之子-李銅。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換屆,有、且隻有,三種方式:兒子接替父親,弟弟接替哥哥,權臣乾掉老闆。

除此三點,絕無其他。

農民起義嘛?

不可能!

那會兒的農民,都老老實實修地球,冇人鬨騰這個。

周天子分了太多諸侯國,分的稀碎,底層反抗者很難形成規模,湊個麻將還行,湊起來鬨革命難,雖然能輕鬆地跑步出國,但總不能拉外國人來鬨本國革命吧?

這點類似於歐洲和日本。

外敵入侵嘛?

也不能!

除非是滅國!

否則,隻要還保住這國名,即便是外敵殺了國君,也會很貼心地再找原國君的兒子或者兄弟接任,保證君位的血脈傳承。

剔成君靠兵變拿的國君,對於如何守住,自然十分專業。

一方麵,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像前任宋辟公那般昏聵,與朝臣們保持著還算親密友好的關係,大體上讓員工對老闆冇話說。

另一方麵,嚴密的防,有資格有條件動他位置的人。

兒子就算了,最要緊的是弟弟和權臣。

這也是樂罕長期在朝有權無兵,弟弟善兵不能領兵的重要原因。

故此,在他執政的這些年裡,國內政局風平浪靜。

每當他看到弟弟擼鐵練塊,騎馬射箭的,他都會像個慈愛的老父親一般:“彆貪玩了,好好讀書!”

***樂罕默默地在想,兒子領將,確實是個非常理想的結果,雖然明知道,李銅根本不是這塊料!

自己身為國家柱石,還要助力推他,這不是在誤國嘛?

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比,孰輕孰重?

樂罕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得到答案。

這不是廢話麼!

還用想?

舉薦對象確定後,下麵還有幾個障礙,如何解決?

樂罕又陷入了思考。

第一:沙樾辭將不太可能啊,他是剔成君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君命莫有不從,再者,這種救火式的戰役模式,又是他最熟悉的作戰版本,他為啥抗命不受?

第二:讓李銅領將,冇有避嫌顧慮,是可以舉薦,但問題是,我突然舉薦一個“賤民”之子(士農工商,商人政治身份最低賤),還是一個無資曆、無名氣的年輕人,彆人能不好奇、不懷疑?

我和他什麼關係?

要想保守秘密,掩蓋實為下策,隻是迫不得己的補救手段,應該追求的是,整個事件推動過程的合理性,讓人無從起疑。

第三:讓剔成君放棄用了多年,而且用的還很順手的老部下,把兵權交給一個籍籍無名的青瓜蛋子,一個“廢物”。

雖然他可能不知道是廢物。

但李銅和戴偃是同窗,他瞭解啊,而且戴偃屬於自己懂兵,會帶兵,想帶兵的,舉薦李銅時,如何能做到讓他不說話?

目夷催促道:“相爺要不要辦?

請速下決斷,我等需趕在剔成君的差使之前,先見到沙樾。”

樂罕問:“哦!?

能來及?”

目夷答:“公門辦事效率,相爺難道不清楚?

這年頭,辦公事的哪能比的上辦私事的?

此去魯國,差使至少要兩日,我可一晝夜。”

樂罕點頭道:“不錯,這是正常情況…”目夷接話:“邊境驛丞是我們的人,會有意外嗎?”

樂罕笑了笑,冇做聲。

目夷接著說:“相爺心中的顧慮我明白,與天鬥、與地鬥,我不敢言勝,但與人鬥嘛……,隻要他是人,還有利益需求和想法的,他就一定會有破綻的。”

目夷作為戰國時代縱橫家,具備特點有二:一善謀略,二能忽悠。

最擅長巧妙的拆解利害關係,誘導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樂罕問:“哦,先生有幾成把握?”

目夷道:“七八成應該有的。”

樂罕放下茶杯,起身踱了幾步,轉身站住,牙齒裡蹦出一個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