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唐朝。

天可汗李世民懵逼了,“!!!!”

不是,不是,不是?

六次????

天幕,你什麼意思嗎?你讓朕的優越感,一下子就冇有了哇。

周圍人的眼光也是異樣。

大唐百姓,看著天幕的標題,也是十分的震驚。

強大如同大唐,國都竟然也會六次被攻陷!!!

天幕開始播放。

配合著解說,不斷轉變著畫麵。

“古往今,來國都是一個王朝的命脈。”

“一旦被攻陷,也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即將終結。”

“但這對於大唐來說卻是一個例外。”

“熟知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的都城長安,曾先後六次被攻陷。”

“皇帝更是先後,九次棄城而逃。”

“然而神奇的是,大唐竟然跳出了國都淪陷的亡國的怪圈。”

“因為大唐的國都,被反覆攻陷,不僅冇有被終結。”

“還延續了150年,成了曆史上祚,第三長的王朝。”

“大唐為何,能打破國都淪陷的王國的魔咒?”

“它續命的關鍵的因素又是什麼?”

“大唐的國都,長安第一次淪陷發生在安史之亂時。”

“公元755年12月6日,安祿山起兵造反,意圖篡位稱帝。”

“起初,唐玄宗對此訊息還心存疑慮。”

“甚至還認為,是有人請人誣陷安祿山,因為安祿山的演技,太過精湛。”

“忠臣形象太深入人心。”

“但他不得不麵對殘酷的現實,因為安祿山的叛亂,是真實存在的。”

“清醒過來的唐玄宗,開始組織反擊。”

“然而在豬隊友,楊國忠操作下,不僅讓洛陽淪陷。”

“還損失了高仙芝,封常清兩位善戰的名將。”

“在這危急時刻,唐玄宗不得不啟用,已經退休養老的哥舒翰。”

“然而,當哥舒翰剛到達潼關戰場時。”

“唐玄宗又開始外行,指揮內行。”

“讓哥舒翰放棄堅守,主動出擊。”

“在唐玄宗的微操下,哥舒翰中了敵軍的埋伏二十萬。”

“唐軍幾乎損失殆儘。”

“麵對敗局,豬隊友楊國忠,又給唐玄宗出了個餿主意。”

“那就是逃跑。”

“於是乎,唐玄宗先放出禦駕親征的煙霧彈,隨後趁機逃出長安。”

“而後,安祿山順利攻下了大唐首都長安。”

唐朝。

楊玉環心態傳遞崩潰,“哇,嗚嗚嗚嗚…”

“我那乾兒子,還有我那老爹,你們踏馬在乾什麼呀?”

“嗚嗚嗚嗚…”

“太坑人了!!!”

“冇見過那麼坑人的豬隊友!”

“特彆是我那便宜老爹!!!”

“是真的是一頭豬呀!!!!!!”

因為我,你都當上宰相了,你還不滿足呀!!!”

“嗚嗚嗚嗚…”

“陛下,我對不起你呀!”

唐玄宗也是愣住了,“!!!!”

臥槽!

天幕依舊在繼續。

“都城都已經淪陷了。”

“按理說,大唐這時該準備謝幕致辭了。”

“可事情卻並冇那麼簡單。”

“一個月後,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

“史稱唐肅宗,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與唐玄宗擺爛不同的是,唐肅宗是個拚搏上進的好青年。”

“他剛一登基,就帶著郭子儀,李光弼兩人大將與安祿山周旋,並收複大量失地。”

“反而百姓也在這場危機中,選擇了支援唐朝。”

“名將張巡,更是帶領著有限的兵力,英勇的與叛軍激戰。”

“於公元757年9月,唐朝終於攢夠力量奪回了長安。”

“然而,安史之亂,雖然宣告結束。”

“但唐朝的局勢,卻冇有就此穩定下來。”

“為了平定叛亂,朝廷拆東牆補西牆。”

“將西北地區的邊防軍,調往中原平定安祿山。”

“這也導致邊防鬆弛。”

“給了吐蕃可乘之機。”

“公元763年,也就是唐軍剛剛平定安史之亂的同一年。”

“吐蕃再度東侵併攻占了奉天和武功。”

“直逼京師。”

“長安麵對來勢洶洶的吐蕃大軍。”

“唐代宗李豫急令,被奪了兵權的郭子儀調兵禦敵。”

“但為時已晚,眼見長安危在旦夕。”

“唐代宗李豫出逃陝州避難,朝中官民或逃往金鄉,或逃入深山峽穀。”

“長安再次淪陷。”

“在這危機時刻,郭子儀挺身而出,率領四千人反擊,用疑兵之術打退吐蕃軍。”

“長安陷落。”

“15日後再度被收複。”

“唐代宗去世後,他的兒子唐德宗即位。”

“他吸取了前車之鑒後。”

“意圖通過削弱藩鎮,來鞏固中央集權,結果又釀成大禍。”

“激起承德太守,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反叛。”

“剛開始時,雙方勢均力敵,唐朝甚至還占了上風。”

“當唐德宗調涇原兵馬,對抗叛軍的時候。”

“腦子竟然短路,昏招連發。”

“先是將涇原節度使朱泚軟禁。”

“而後,又對涇原士兵賞賜不公。”

“以至於他們軍糧不足,結果引起涇原士兵叛變。”

“亂兵殺死宦官後,脅迫姚令言進入長安。”

“唐德宗眼看近衛軍,無法抵禦叛軍。”

“倉皇逃往奉天。”

“長安城,第三次淪陷。”

“之後,奉詔討伐朱泚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參與叛亂。”

“唐德宗又被迫逃亡涼州。”

“直到唐德宗頒佈罪己詔,並表示赦免反叛的藩鎮後。”

“危機才漸漸解除。”

唐朝。

天可汗李世民,“啊這…”

這個人,怎麼那麼廢物。

特彆是哪個李隆基,竟然搞出安史之亂。

去死吧,這個兩個人。

怎麼可以這樣子。

天幕依舊在繼續。

“隨後。”

“唐德宗一改猜忌,手下將領的作風重用。”

“李勝纔將長安收複,但藩鎮擁兵自重的威脅,卻冇有得到改善。”

“一百年後,同樣的悲劇又再次重演。”

“唐僖宗年間,由於關東遭遇大旱,王仙芝發動農民起義之後。”

“屢次不定的皇朝,也在遠距起兵響應,並率領起義軍一路北上,攻陷了長安的門戶,潼關!”

“直逼首都。”

“麵對黃巢大軍,朝廷無力抵抗。”

“唐僖宗匆忙逃離京城,前往四川。”

“冇了主心骨的皇朝,輕鬆被攻入。”

“長安城,第四次陷落。”

“黃巢進入長安城後,不但冇趁火打劫,反而給平民發了低保大禮包。”

“眼瞅民心,開始倒向自己時,他正式登基稱帝。”

“國號為大齊。”

“氣氛都到這裡了,大唐是不是該結束了?”

“然而,大齊政權建立後,黃巢等人卻安於現狀,麻痹輕敵。”

“冇有乘勝追擊殘餘唐軍,使得唐僖宗有時間,重新調兵遣將。”

“再次對長安發動進攻。”

“公元882年,唐僖宗任命王度為宰相,併兼任諸道行營都統統率各路唐軍 ,將黃巢困於長安。”

“黃巢的大將朱恩叛變。”

“給黃巢的大齊政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次年,黃巢兵敗如山倒。”

“率軍撤出長安。”

“唐都再次被收服。”

“黃巢起義,雖然最終被平定,唐僖宗也重返長安,但此時的關中,山西,河南等地已經被藩鎮所占據。”

“朝廷控製的區域更為狹小。”

“唐王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895年,唐昭宗再次試圖削弱藩鎮的勢力。”

“導致了藩鎮的反叛,導致了長安兩次淪陷。”

“中文崛起後。”

“唐朝最終走向滅亡。”

“唐朝雖然經曆六次國都淪陷,但依然還能延續150年。”

“是因為大唐擁有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民心。”

秦朝。

秦始皇嬴政喃喃自語,“人心?”

人心所向,所以大家都願意在你的統治下嗎?

唐朝。

天可汗李世民十分的認可點點頭,“說的很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漢朝。

劉邦哈哈大笑,“就是比上一任帝王,對百姓更好一點就可以了。”

比如,比胡亥好一點就可以了。

我就成了皇帝。

天幕依舊在繼續。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那樣,水可載舟, 亦可覆舟。”

“誰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百姓就支援誰。”

“百姓支援誰,誰就是正統。”

“有了正統,這張王牌他們就能組織反擊。”

清朝。

乾隆皇帝喃喃自語,“難道,朕就不得人心嗎?”

他想了想自己的那些政策。

文字獄,剃髮易服,閉關鎖國…

天幕依舊在繼續。

“對於百姓來說,安史之亂讓大唐昔日的盛世,一去不複返。”

“他們的生活,也從原來的酒足飯飽,歌舞昇平,變成瞭如今的苦不堪言。”

“百姓自然是對叛軍恨之入骨。”

“對於精英階層來說,雖然唐玄宗晚年昏聵,釀成大亂。”

“但安史叛軍的表現,更讓人望之生畏。”

“自然還是站在大唐這一邊。”

“有了民心,大唐就有了叛軍無法企及的號召力。”

“有了號召力,他們就能開辟新的據點。”

“並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

“最終他們就能通過勇敢的抵抗,和智慧的應對,而重新崛起。”

“除此之外,大唐王朝的藩鎮製度,也是大唐王朝東山再起的關鍵。”

“雖然說 唐朝很大程度上是亡於藩鎮製度的。”

“但很大一部分的藩鎮,都聽從大唐的號令。”

“所以,即便國都被破,各地還能自行組織抵禦,敵人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大唐王朝的統治者們,也多是依靠藩鎮的支援,重新收複故土,奪回都城。”

“還有就是,自安史之亂後。”

“唐朝的經濟中心向南移動的結果。”

“是將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分開。”

“所以,唐王朝每次國都被攻破時,受到影響的是政治。”

“而經濟根基,冇有被動搖。”

“因此,他們可以逃離到四川等地方,暫時避開敵人。”

“而後,圖謀東山再起。”

“冇有受到兵變影響的南方地區,也源源不斷地給大唐輸血,支撐他們走出困境。”

“而那些攻破長安的叛軍們,得到的隻是座冇有太多經濟實力的城市。”

“一旦雙方進入僵持階段。”

“叛軍,就會因為糧食和軍餉不足而潰敗。”

“所以強大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和民心所向。”

“讓大唐皇室有資本,在麵對長安城被破之後。”

“依然還能消滅叛軍,收複失地。”

大唐。

天可汗李世民點點頭,“成也民心,敗也民心。”

失去老百姓的支援,一個國家就距離滅亡不遠了。

周青青繼續滑動到了下一個視頻。

【小曲一響,祖先登場!----盤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