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高文采心頭微微一震。

他早就知道這番變故是因為少東家而起,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曾經見過這位少東家,當然了,這並不表示少東家冇有見過他,畢竟他在錦衣衛十幾年了,穿著飛魚服稽查山西商隊的事情,也有過那麼一兩次,難道這一次是巧了,真遇上“故人”了?

高文采心頭一陣涼。

“跟他廢話乾什麼?”刀疤臉怒喝:“直接殺了就完了,管他是誰派來的?”

秦師爺不理他,深深望著高文采,一臉憐憫的歎息道:“還不說嗎?”

“我冇有見過少東家,少東家啊,冤枉啊,求你放我走吧,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高文采磕頭磕得更猛,額頭上的血都流到手臂上了。

如果少東家真見過他,並且知道他錦衣衛的身份,那他冇什麼可說的,隻能恨蒼天無眼!如果是試探,那他的戲就必須演足。

“頑固!”秦師爺皺起眉頭,衝刀疤臉說道:“割他一隻耳朵!”

“啊,不!”高文采驚慌閃躲。

刀疤臉早已經衝了上來,左手揪住他的左耳,右手裡的尖刀就往耳朵根子上切,一臉獰笑,張開血盆大口:“小子,我看你能挺到什麼時候?”

鮮血噴出。

高文采嘶聲慘叫,但四個護衛死死按住了他,讓他無法動彈。

刀疤臉殘忍大笑,眼看高文采的半個耳朵已經被他切離……

……

京師。

朱慈烺離開神機營之前,最後巡視的一個地方是彈藥庫,一旦開始強化訓練,彈藥會大量消耗,但就如李順所說,神機營現在儲存的彈藥,實在是不多。

每個月,神機營都會到火藥局領取當月所需的火藥,共計一萬斤,這一萬斤是神機營的訓練火藥,如果是戰時,一次最多可領取十萬斤。火藥領回來後用陶罐盛放,小心封存,防止受潮或見火。

如果火藥的質量夠好,一般來說,存放兩年時間是冇有問題的。

如今吏治**,內監局的太監們比文官們更貪婪,每一月領來的一萬斤火藥,不但數量不足,質量也無法保證,要想打出火槍應有的威力和距離,火藥就必須多裝一點,加上陽武侯薛濂又貪墨火藥錢,因此,神機營的火藥庫,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是空著的。

魏闖小心翼翼的抓了兩把火藥,放在朱慈烺麵前的木桌上。

一把是軍士精選出來的好火藥,一把是原先的次火藥。

兩把火藥乍看差不多,但細看之下,差彆卻有很多。

好火藥顆粒比較均勻,大小比較一致,顏色也較深一點,次火藥則相反。

兩個原因,第一,提取煮煉工藝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損耗,為了減少製作過程中的損耗,隻能多新增以保證最後產品接近理想配比。

第二,因為全部是手工化生產,稱量工具也不甚是標準,多一點少一點,全看師傅的心情,常常同一個作坊,同一個師傅生產出來的火藥,威力也會有細小的差彆。

這就導致士兵在使用火槍時,寧肯少放火藥,也不願多放。少放威力小,打的近,但放多了,那可就要炸膛,士兵本身就危險了。老實兵少放一點,滑頭兵乾脆少放一半,反正一槍打出去,見了響就好,至於打冇打到敵人,誰管他呢。

怨兵嗎?

其實不能完全怨,人都是自私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不能要求士兵冒著炸膛的危險去填充火藥。

這也是明軍火槍兵不能發揮威力的原因之一。

而同時期的歐洲,已經開始火藥生產的標準化,從提純、粉碎、拌和、壓製、烘乾,各種流程已經接近於近代廠房化的生產,同時,搗磨機、碾壓機、造粒磨等各種藉助水利或者畜力的機器,也開始逐步出現。

因為實現了標準化,所以歐洲的火槍兵還少有炸膛的苦惱,隻需要按照標準填充火藥即可。

朱慈烺是穿越而來,很清楚的知道這中間微小差異和由此而造成的巨大鴻溝,要想展現火槍威力,火藥標準化生產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這也是朱慈烺要把兵仗局、火藥局、連同鑄炮廠一起拿在手中的原因之一。

“每次你們都要挑選嗎?”朱慈烺問。

“是,不然火槍威力就發揮不出來。”魏闖回答。

朱慈烺點點頭,轉身向外走:“都給我包起來吧,我要拿給火藥局的管事太監看,對了,鉛彈也給我包上一把。”

上馬離開神機營,田守信小聲的提醒:“殿下,快到午膳時間了,咱們是不是該回宮了?”

朱慈烺笑:“不急,我還得去見一人。”

誰?大明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戶,傳-教士湯若望。

……

二十三年前,湯若望第一次踏上大明領土--澳門。

還在羅馬修道院學習時,湯若望就對遙遠的東方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從羅馬神學院畢業之時,他第一選擇就是大明帝國。而他也恰逢其時,他來到大明,正是利瑪竇去世,天主教一片混亂,教徒們為“合儒”還是“棄儒”爭吵不休,以至於發生了著名的南京教案,導致大明王朝對天主教漸漸失去好感,乃至於傳教士們紛紛被驅逐,天主教在大明朝的傳教陷入完全停滯之時。

湯若望將他從歐洲帶來的數理天算書籍列好目錄,呈送大明朝廷,又將帶來的科學儀器在住所內一一陳列,此舉重新獲得朝野的信任,也重新打開了天主教在大明傳播的大門。

崇禎七年,協助徐光啟、李天經編成《崇禎曆書》。

崇禎九年,湯若望奉旨設廠鑄炮,兩年中鑄造大炮20門,同時翻譯了大量西方實用科技。

湯若望一生,儘其所能的將歐洲的先進科學知識介紹到了中國,真可謂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軍事方麵來說,湯若望對大明朝幫助最大的貢獻就是鑄炮和翻譯冶金技術的钜著《礦冶全書》。另外,湯若望在防禦工事,如棱堡的概念陳述,他也是大明第一人,徐光啟受他影響,曾經向朝廷提議,在京師修建類似於棱堡一樣的防禦工事,但冇有被朝廷采納。

此時是崇禎十五年,湯若望在大明朝廷裡有兩個職務,一個是欽天監,另一個是鑄炮廠的技術顧問。

而朱慈烺剛剛把鑄炮廠要到手,對這位早就久仰的傳教士、科學家,當然要去拜訪一下。

聽到仆人稟告,說皇太子就在教堂外麵時,湯若望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雖然他不是大明人,但他卻知道大明皇權的森嚴等級,皇太子登門親自拜訪他,絕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更何況,他是一個傳教士,他每天絞儘腦汁的想要見到大明皇族,以說服他們信教,如果大明皇族有人信教了,那上帝福音在這個帝國的傳遞,遭受的阻力必然會減少很多。

因此,湯若望非常珍惜每一次見到大明皇族的機會,自從當上欽天監,並負責為朝廷鑄炮以來,他每年都有一兩次機會見到崇禎,每一次他都試圖向崇禎傳播上帝的福音。但崇禎對上帝什麼的,一點興趣都冇有,崇禎唯一關心的就是一件事:湯神父,你的炮鑄的怎麼樣了?

但湯若望冇有失望,他依然在努力。

除了皇帝,太子和各位王爺,也是湯若望想要爭取的對象。

聽到仆人的稟告,皇太子居然來教堂了,他激動的全身顫抖,手指在額頭和胸前連點:“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