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製作手擀麪,最好是選用高筋麪粉。
比起低筋麪粉,高筋麪粉中有著更多的植物蛋白,也就是俗稱的“麪筋”,在麪粉與水結合之後,這種成分可以讓麪糰有著更高的韌性,對麪條的筋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想要製作出筋道可口的手擀麪,僅僅依靠麪粉中本身含有的植物蛋白是不夠的。
還需要另外兩樣常見的調味品。
將麪粉倒入盆中後,陳楓接了一盆清水。
製作麪條,最好是用常溫水,而不能用熱水,熱水的高溫會影響麪粉中的植物蛋白,導致最後的成品筋道程度下降。
當然,如果是製作一些比較宣軟的麪食,熱水燙麪則成了提高成品柔軟度的好方法。
接好清水之後,陳楓取來少許鹽和食用堿,放入水中化開。
這便是進一步提高手擀麪筋道程度的方法。
白案俗語有雲:堿是骨頭鹽是筋。
鹽可以提高麪糰的延展性,而堿可以提高麪糰的拉伸性。
在龍國的部分地區,有著名為“蓬灰拉麪”的特色小吃,這種小吃便是將堿性的草木灰加入麪粉後製作拉麪,可以讓拉麪更加筋道,這便是古人的智慧。
如果製作麪條的量較小,可以直接將鹽和食用堿加入麪粉中攪勻。
但是陳楓這次是在為晚上出攤備料,準備一次多做一些手擀麪,盆中麪粉數量太多,直接加入鹽和食用堿,很難將這兩樣輔料攪勻。
因此陳楓選擇了先將這兩種調料放入和麪用的水中化開,在和麪的過程中讓它們和麪粉充分融合。
至於這兩樣調味品的用量,則是根據麪粉的重量來判斷。
白案俗語有雲:百麵一鹽,五鹽一堿。
也就是說,每斤(五百克)麪粉加入五克鹽,一克食用堿。
陳楓將兩樣調料放入清水中化開後,便準備開始和麪。
這個過程對經驗豐富的陳楓來說可謂輕車熟路。
想要製作出筋道的手擀麪,和麪所用的水量也有講究。
白案俗語有雲:軟麪餃子硬麪湯。
餃子要好吃,餃子皮必須要軟,而麪條要好吃,則必須要硬。
因此製作手擀麪時,和麪所用的水不宜太多。
其比例為每斤麵搭配四兩半水為最佳。
除此之外,陳楓還按照每斤麵一個雞蛋的比例,打入足量的雞蛋。
和麪時加入雞蛋,可以讓麪條的口感更加順滑。
打入雞蛋後,陳楓開始少量多次加水。
一隻手加水,另一隻手開始快速攪拌。
每次少量加入的水分都被麪粉快速吸收,麪粉與水結合之後,變成了絮狀。
終於,經過不停的加水和攪拌,這一整盆麵都變成了麵絮。
下一步,便是將麵絮揉成麪糰。
為了保證麪條的筋道,陳楓並冇有加太多水,因此想要將麵絮揉成麪糰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如果是初學者,可能會卡在這一步。
在揉過一會後,發現麪粉無論如何都無法成團,便很有可能放棄。
但這一步對陳楓來說毫無難度,依靠著高超的技巧,一整盆麵絮很快便變成了光滑的麪糰。
至於揉麪時的敲門,無他,唯手熟耳。
但如果不熟練呢?
陳楓回想起了自己前世剛剛開始學廚時的光景。
那時自己還不到十歲,站起來還冇有大號擀麪杖高。
當時老爺子教陳楓做手擀麪,在把步驟告訴陳楓之後,陳楓便興沖沖地上手了。
結果陳楓揉了半個小時,也隻是把麵絮勉強捏在了一起,無法揉成光滑的麪糰。
就在陳楓一籌莫展之際,老爺子告訴陳楓:“麪糰裡麵的麪筋就像皮筋,拉伸摺疊的長度是有限的,一根皮筋,你來回拉伸對摺,總有拉不動的時候。”
“那這時應該怎麼辦呢?”當時尚年幼的陳楓問道。
“等。”老爺子隻說了一個字。
這時隻要把麵盆蓋上,等待二十分鐘,讓麪糰中的麪筋舒展開來,有了繼續拉伸的空間,便可以將麪糰揉的十分光滑。
年幼的陳楓將麵盆蓋上,等待了二十分鐘後繼續揉麪,終於將表麵麻麻癩癩的粗擦麪糰揉成了光滑的樣子。
思緒回到手中的麪糰上。
如今的陳楓已經可以直接將麪糰揉到“麵光、盆光、手光。”
將麵盆蓋上,即使一次就可以將麪糰揉至光滑,仍然有一個等待的環節,這個環節是為了下一步的擀麪做準備。
如果是初學者,則一共需要等待兩次,一次是揉麪之前,一次是擀麪之前。
這個等待的環節,白案上稱之為“醒麵。”
如果不醒麵,最後的麪糰便很難擀薄。
陳楓自前世學廚時便一直覺得“醒麵”這個詞十分貼切。
“沉睡的麪糰緩緩醒來,麪糰中糾纏的麪筋隨之舒展。”
陳楓先將案板收拾乾淨,又在案板上撒上了薄薄的一層澱粉。
撒上這層澱粉,是為了防止待會兒擀麪時,麪糰與案板粘連。
半個小時後,陳楓將麵盆的蓋子取下,輕輕按壓麪糰。
每個廠家所生產的麪粉都不完全一樣,因此陳楓也要在這時按壓一下才心裡有數。
確認麪糰已經醒好,陳楓將麪糰自麵盆中拿出,放在案板上。
陳楓又在案板旁拿來了一支特大號擀麪杖。
擀麪可是一個力氣活兒,如果不是昨天陳楓獲得了身體素質輕微提升的獎勵,以原主的身體素質,大概率做不成手擀麪。
將麪糰放在案板上,陳楓冇有直接開始擀麪。
而是在麪糰的上方也撒上了少量澱粉——這一步是為了防止麪條粘連擀麪杖,或是麪條之間相互粘連。
接著,陳楓依然冇有開始擀,而是舉起擀麪杖,將擀麪杖放到麪糰上方,自上而下開始按壓。
如果麪糰較小的話,倒是可以直接開始擀,但陳楓一次做了許多,如果直接開擀,最後的麪糰會變得越來越不均勻。
在真正開始擀麪之前,要把麪糰先變成近乎餅狀才行。
自上而下按壓一會後,麪糰變成了橢圓形,陳楓將變成橢圓形的麪糰旋轉九十度,再次重複這一步驟。
這時的麪糰已經變成了近乎餅狀,可以正式開擀了。
陳楓自下而上將擀麪杖用力擀過,麪糰變薄,同時再度變成了橢圓形。
但陳楓並不擔心,將麪糰順時針旋轉三十度,陳楓再次自下而上用力擀過。
保持這樣的循環,待麪餅旋轉一整圈後,仍然是規整的圓形。
陳楓不斷重複這樣的循環,直到麪餅徹底擀薄。
隻要麪粉的配方冇問題,即便擀薄,麪餅也不會輕易破損。
而經驗豐富的陳楓更是將麪餅擀得薄厚十分均勻。
此時麪餅的麵積已經很大了,陳楓在麪餅上層撒上少許澱粉,將澱粉抹勻。
接著,陳楓藉助擀麪杖將麪餅捲起——這麼大的麪餅直接用手拿已經很容易破了。
將捲起的麪餅緩緩放下,摺疊成波浪形。
陳楓拿出菜刀,接下來隻要將疊好的麪餅切成細條,手擀麪便做好了。
如果是要製作油潑麵或是一些關中地區的拌麪,這一步可以將麪條切地寬一些,切成褲帶麵。
而陳楓要製作的是熗鍋麵,自然要切得細一些。
菜刀鐺鐺聲響起,麪餅很快便被切成了麪條。
切好的麪條之後,流程還不算徹底完成菜刀切過的位置遭受了極大的壓強,因此每根麪條的側邊都出出現輕微的粘連。
這一步的粘連很好處理。
陳楓先用手捏起麪條一頭,將其拉出,經過這一動作後,麪條的中段暴露在了陳楓麵前。
陳楓捏住麪條中段,快速提起麪條,在案板上輕輕摔打幾下。
手擀麪的筋性很足,即使摔打也不會斷,而這一摔打的過程更是可以讓輕微粘連的麪條分開。
陳楓又如法炮製,將剩餘的麪條摔打了一番。
手擀麪終於大功告成。
陳楓將做好的手擀麪用濕布蓋上,準備今天出攤時使用。